欢迎光临中国水产展销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联播 > 政策 >

农业部公告的水生动物疫病名录及特征

时间:2012-04-16 14:12来源:未知 作者:csc114
第一章节  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125号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我部对原《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了修订,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发布的农业部第96号公告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第二章节: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一类动物疫病(17种,其中水生动物疫病2种)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症
注: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三)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二类动物疫病(77种,其中水生动物疫病17种)
多种动物共患病(9种):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牛病(8种):牛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绵羊和山羊病(2种):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
猪病(12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
马病(5种):马传染性贫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鼻疽、马巴贝斯虫病、伊氏锥虫病
禽病(18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兔病(4种):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
蜜蜂病(2种):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
鱼类病(11种):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流行性溃疡综合症
甲壳类病(6种):桃拉综合征、黄头病、罗氏沼虾白尾病、对虾杆状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肌肉坏死病
注: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
三类动物疫病(63种,其中水生动物疫病17种)
  多种动物共患病(8种):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
  牛病(5种):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
  绵羊和山羊病(6种):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
  马病(5种):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
  猪病(4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
  禽病(4种):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病
  蚕、蜂病(7种):蚕型多角体病、蚕白僵病、蜂螨病、瓦螨病、亮热厉螨病、蜜蜂孢子虫病、白垩病
  犬猫等动物病(7种):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
  鱼类病(7种):鮰类肠败血症、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链球菌病
  甲壳类病(2种):河蟹颤抖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贝类病(6种):鲍脓疱病、鲍立克次体病、鲍病毒性死亡病、包纳米虫病、折光马尔太虫病、奥尔森派琴虫病
两栖与爬行类病(2种):鳖腮腺炎病、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
注: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动物防疫法》第三十四条: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第三十五条:二、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按照一类动物疫病处理。
 
第三章节:水生动物疫病各论
 
一、一类疫病
鲤春病毒病又名鲤鱼膘炎症,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性病毒病。常在鲤科鱼特别是在鲤鱼中流行,该病通常于春季暴发并引起幼鱼和成鱼死亡。
1、病原:鲤春病毒病的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有囊膜,病毒大小为180 * 70nm。鲤春病毒病易在春季,鲤鱼刚越冬以后流行。由于低水温降低了鲤鱼免疫力,因而成为这种春季流行病的对象,在15℃以下感染后的鱼出现病灶。外伤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另外吸血的鱼类寄生虫如鲤虱或水蛭能从这样的带毒鱼中得到病毒并传播到健康鲤鱼身上。
2、临诊症状:病鱼无目的的漂游,体发黑,腹部肿大。皮肤和鳃渗血,无外部溃疡及其他细菌病症状。剖检以出血为主。鲤鱼急性感染时消化道出血,可见到腹水严重带血;肠炎、心、肾、鳔有时连同肌肉也出血,内脏水肿。肝部血管有血管炎及水肿。嗫后导致血管坏死,肝实质也多处坏死。内脏到处充血,胰脏有脓性炎症和多处坏死病灶。腹部淋巴管扩张并充满碎屑,肠道也发生血管周炎,此时上皮脱落,绒毛萎缩。脾脏充血,其网状内皮增生,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增多并变大。鱼鳔是特别的靶器官,其上皮的单层变成不连续的多层,粘膜下层的血管扩张并积有血渗出物,邻近地区的淋巴细胞肿大。心包开始发炎,心肌浸润,在最后阶段发生连续性变性和坏死。
3、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和用消毒剂彻底清塘;(2)发病池塘转入新鲜水体池塘;(3)水温提高到22℃以上。
(二)白斑综合症 
1、病原
对虾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病症。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有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日本对虾杆状病毒、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白斑杆状病毒等。病毒粒子为杆状,包含双链DNA。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甚至病重造成死亡。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对虾体的造血组织、结缔组织、前后肠的上皮、血细胞、鳃等系统进行感染破坏。急性感染能引起虾摄食量骤降。头胸甲与腹节甲壳易于被揭开而不粘着真皮,并在甲壳上可见到明显的白斑,有些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的病虾也显示出通体淡红色或红棕色(在南美白对虾的发病中尤为体现),这是由于表皮色素细胞扩散所致。此类病毒复合体的毒力较强,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只有3--5天的时间,甚至更短。此病的感染率较高,7天左右可使池中70%以上的虾得病,甚至死亡。
 2、病症及病理变化
患白斑综合杆状病毒的病虾一般表现为停止摄食,行动迟钝,体弱,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在池边,或在池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部分虾体的体色也不会改变。发病初期可在头胸甲上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是很多,需注意观察才能见到。并且可见对虾肠胃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有部分虾伴肌肉发白,肠胃也没有食物,空空的,用手挤压甚至能挤出黄色液体,头胸甲很容易剥离。病虾的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血凝时间长,甚至不会产生血凝。
3、流行情况
白斑病病程急,一般虾池发病后2--3天,最多也不过7天可使全池虾死亡。病虾小者体长4cm,大者7--8cm以上。因此对对虾早期白斑病的确切诊断至关重要。白斑病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即由于病虾把带毒的粪便排入水体中,污染了水体或饵料,那么健康的虾吞食后也被感染,或健康的虾吞食病虾、死虾后感染,或使用发病池塘排出的污水而感染等。
4、诊断方法
白斑病也常引发弧菌病,使病虾死亡更加迅速,死亡率也更大。发病前期水体理化因子变化较大,pH值在一天中的变化甚至超过0.5,水体的透明度较小,有机物的耗氧量较大。白斑病的诊断从外观症状即可初步确诊,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既可通过组织学方法与电镜观察进行诊断,也可通过基因核酸探针进行诊断。
5、预防及治疗方法
(1)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坚持巡塘,定期检查,正确诊断,积极治疗。
(2)对发病虾池的控制:采用高能氧全池泼洒,其用量为0.1--0.2ppm,2小时后采用强克101进行全池泼洒,共用量为0.2ppm,第二天再次泼洒强克101,用量同前,第三天泼洒二溴海因,其用量为0.2ppm(注意:每次泼洒消毒剂需开动增氧机,尤其是泼洒强克101后更须如此)。第六天起全池泼洒益水宝,用量为0.5ppm,在外用药物的同时,须在饲料中添加部分药品及添加剂,通常每kg饲料添加中鱼尼考1.5g、Vc2g、免疫多糖4g、水产用利巴韦林0.5g及生物酶2g,须连续投喂5--7天。
二、二类疫病
(一)草鱼出血病
1、病原体
水生呼肠弧病毒,直径70nm,球形颗粒,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
2、流行情况
1970年首次发现,此后相继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各主要养鱼区流行。危害品种: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从2.5—15cm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发病水温: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0—28℃。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易发生流行。水温12℃及34.5℃时也有发生。发病过程:人工感染健康草鱼,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4—15天,一般7—10天。病程分潜伏期、前趋期和发展期3个阶段。潜伏期为1—3天,在此期间内,鱼的外表不显示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正常。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及病毒浓度有密切关系,水温高,病毒浓度高,潜伏期短;反之,潜伏期则长。前趋期时间短,仅1-2天,鱼的体色发暗、发黑,离群独游,停止摄食。发展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1-2天,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症状。
3、症状
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体色暗黑,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上述症状并非全部同时出现,按其症状表现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3个类型,可同时出现,亦可交替出现。
4、防治方法
(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2)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3)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1~2.5毫克/升水体。(4)每亩水深1米,用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研成细末,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5)每10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水花生8~10千克、大蒜头和食盐各500克打成浆,拌入3千克米糠,连喂5天。  (6)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水花生10千克,捣烂,拌食盐500克、大黄粉1千克、韭菜2千克或生大蒜500克,再拌米粉、麸皮或浮萍10~20千克做成药饵,连喂7~10天。
(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又名鳜暴发性传染病)
1、病原: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2、症状:病鱼严重贫血,鳃及肝脏的颜色苍白,并常伴有腹水,肝脏有淤血点,肠内充满淡黄色黏稠物。
3、流行情况:病毒在鳜鱼体内可长期潜伏,在广东省流行于5~11月。
4、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将病变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检查到有大量六角形的病毒颗粒。
5.防治方法: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进行综合预防,如注射灭活疫苗,不乱用药物,在发病季节及时预防细菌、寄生虫感染,保持水质优良、稳定等。治疗方法尚未进行研究。
(三) 锦鲤疱疹病毒病
1、病原:由疱疹病毒(KHV)引起
2、流行:仅感染鲤和锦鲤,并导致80%~100%的死亡率。金鱼、草鱼等混养的鱼不感染。发病高峰水温为22~28℃。
3、症状:病鱼停止游泳,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患病鱼在1~2天内就会死亡。临床症状同许多普通细菌与寄生虫感染的症状相似,所以要特别注意
4.诊断:由于该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标准的检测方法可以用PCR技术结合临床症状加以初步诊断。
(四)刺激隐核虫病
1、病原:咸水小瓜虫,虫体呈球形或卵形,类似多子小瓜虫,大小0.066-0.45×0.034-0.36mm,全身披有纤毛,一般有四个念珠伏大核。
2、流行情况:咸水小瓜虫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的鳃、皮肤、鳍等处,每年5月中旬至8月份沿海各海区均有流行,咸水小瓜虫适宜繁殖温度20-25℃,其靠胞囊及其幼虫传播。
3、症状:首先体表出现大量小白点,严重时鱼体覆盖有一层白色薄膜,由于虫体的破坏会引起断发性细菌感染,从而造成鱼体表皮发炎、坏死,鳞片易于脱落,鳍条腐烂,裂开,寄生鳃部时,破坏鳃片,感染上细菌后,会引起烂鳃现象。虫体侵袭鱼的眼角膜时,会引起发炎、变瞎,病鱼食欲减退,体瘦,游泳失调。虫体可用显微镜观察判断。
4、防治方法:用60ppm福尔马林浸浴15-20分钟,土池则为20-30ppm全池泼洒;杀虫灵用淡水配成50ppm,浸洗5分钟。
(五)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1、病原体及致病条件: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该病的发生是由于鱼池多年未清塘,淤泥厚,水质恶化,致使病原菌、寄生虫大量滋生。鱼体体质下降也是致病条件之一。
2、危害及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银鲫、白鲫、鲫、团头鲂、鳊、鲢、鳙和鲤鱼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我国淡水养鱼地区广泛流行,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池塘、湖泊、水库、网箱等水域均可发生此病。
3、症状和诊断:病鱼厌食或不摄食,静止不动或在塘边狂游、乱窜、衰竭而死。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只有淡黄色或红色浑浊腹水。病鱼严重贫血,鳃发白,肝、肾的颜色较淡,呈现花斑状。有的病鱼鳞片竖起,肌肉和鳔壁充血。因病程长短及疾病的发展情况,病鱼的种类及年龄不同,病鱼的症状为多样性。根据池鱼活动、摄食和病鱼症状以及流行情况,可对该病作出诊断。对于发病严重,面积较大的鱼塘可进行水质分析。
4、防治方法:
(1)内服药:①康复王——A型鱼药:每100公斤鱼体重用250克(或用浓缩型50—100克),也可按每100公斤饲料添加5—8公斤(或用浓缩型1—2公斤),连用3—5天。②止血灵:每100公斤饲料加200克(每天每100公斤体重用6—8克),连用5—10天。③康复王——特克散:每100公斤饲料添加本品500克(每天每100公斤鱼用本品15克拌饵投喂),连用具——10天。
(2)外用药:①康复王—强力菌毒杀,每亩(水深1米)用固体物100克,活化剂150克,分别溶于2公斤水中,再混合放置10—20分钟,再加25公斤水稀释,全池泼洒。
(六)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1、病原:病原为诺达病毒的p一诺达病毒。
2、症状:患病鱼漂游于水面,并伴随有游泳不协调、螺旋状游泳等不同的神经症状,部分鱼眼盲,体弱,不摄食,体褪色或发黑,但未见出血或糜烂。病理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以及视网膜组织大量细胞形成空泡,出现神经性降解。
3、流行情况:该病主要流行在石鲷、骖、石斑鱼、红鳍东方鲍等鱼的仔鱼和幼鱼上,死亡率一般可达40%~100%,也有部分种类的成鱼会被感染。近年来,在广东养殖的青石斑鱼、紫带百斑鱼等鱼的苗种上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该病毒在海水中可存活60天以上,所以病毒可以附着在卵表面或在水中游离而感染仔鱼。
4、诊断:PCR检测病毒阳性亲鱼的后代全部患病毒性伸经坏死病。病初步诊断可依据病理组织检查,取可疑鱼的脑网膜组织细胞或视网膜做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有无神经组织坏死、大型空泡;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有无病毒包涵体。也用荧光抗体测试、ELLSA检测、PCR检测等方法进行快速诊断。
4、防治方法:
以预防为主。①选择健康无病毒的亲鱼进行苗种培育,可用PcR法检测亲鱼的生殖腺,并检测产卵前亲鱼血浆中的抗体水平。
②消毒受精卵可有效地灭活卵表面的病毒,以20毫克/升的有效碘处理15分钟,或用50毫克/升的有效碘处理5分钟;也可用臭氧处理过的海水洗卵3~5分钟。③对育苗室、育苗池和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由于病毒对干燥和直射光有很强的耐受力,所以推荐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对该病毒毒有效的消毒剂主要有卤素类、乙醇类、碳酸及pH值12的强碱溶液,如用次氯酸钠50毫克/升处理10分钟。④及时捞出死鱼深埋,并进行池水消毒。
(七)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EHN)
国内未见公开报道。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2000年版)介绍:该病为虹彩病毒感染河鲈、虹鳟、欧鲇和鮰鱼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由三种相似的病毒引起,分别是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HNV)、欧洲鲇鱼病毒(ESV)和欧洲鮰鱼病毒(ECV)。这种疾病对河鲈来说是致死性的,对鮰鱼造成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虹鳟危害相对较小,并只有少量群体易感。这三种病毒病都是因肝、脾、肾造血组织和其它组织坏死而导致死亡。可通过PCR扩增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
(八)斑点叉尾病毒病
1、病原: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CCVD)。
2、流行情况: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的鱼苗和鱼种,成鱼也可发生隐性感染,称为带毒者。该病流行水温20-30℃,水温低于15℃时,发病很少。
3、症状:病鱼表现为嗜睡、打旋或水中垂直悬挂状,然后沉入水下死亡。病鱼眼突出,表皮发黑,鳃发白,鳍条和肌肉出血,腹部膨大,部分病鱼可见肛门红肿外突。解剖后可见到体内有黄色渗出物,肝、脾、肾出血或肿大。胃内无食物,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变化是肾管和肾间组织的广泛性死亡。
4、治疗方法: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预防时须对池埂消毒,对网具、运输工具等用高浓度消毒液浸泡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九)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又名大鳞大马哈鱼病毒病、红大马哈鱼病毒病。是一种毒力很强的弹状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的严重传染病,常发生于鳟鱼和太平洋大马哈鱼的鱼苗和种鱼。
1、病原:IHN的病原为一种弹状病毒,病毒在4-20℃时能在鱼类传代细胞中增殖并出现细胞病变(CPE),最适温度为13-18℃。其CPE特征为细胞变圆、收缩,形成葡萄串,最后细胞崩解、脱落。
2、临诊症状: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在8--12℃时为流行高峰,爆发时,首先出现稚鱼和幼鱼的死亡率突然升高。受侵害的鱼通常出现昏睡症状,不愿活动和避开水流;但也有的鱼表现狂暴乱窜、打转等反常现象。患病鱼眼球突出且变黑,腹部膨胀,肛门处拖一条不透明或棕褐色的假管型粘液粪便是较为典型的特征,但并非该病所独有。鱼鳃苍白,鳍基部出现。另外,通常在头部之后的侧线上方显示皮下出血。
3、尸检时肝和脾通常显苍白,鱼腔存有血样液体,消化道中缺少食物,但胃内充满乳白色液体,肠内充盈黄色液体;在后肠和脂肪组织中发现瘀斑状出血,特别是大鱼;成鱼一般没有腹水。
4、防治方法:对发病鱼池采取提高水温的方法,可有效的控制IHN的发生。此外,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可采用漂白粉、来苏尔等药物对鱼种、设施、工具消毒,防止水源污染,对病鱼实行隔离饲养,限制病毒扩散等。检疫处理: 检疫发现本病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死鱼深埋,不得乱弃。用过的用具消毒。病鱼不准外运销售。待病愈后,经县级以上水生动物检疫机构检疫,开具检疫证明书后,方准外调托运。
(十)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1、本病特点
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的新弹状病毒属的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本病症状多种,急性型:体表B出血斑,内脏点状出血,高致死率;慢性型:贫血为状,肝实质坏死;神经型:狂奔,不停地回旋游泳。病表和鳍出血,腹部膨胀。解剖病鱼可见肌肉出血,肾脏或坏死,肠道出血。部分病鱼腹腔有腹水。该病主要发欧洲大陆、美洲和日本的牙鲆、大菱鲆、鳕鱼、鲱鱼、类等的中大鱼,发病季节为冬季和春季,水温10℃时病高峰期,死亡率可高达60%。水温15℃以上时有自止的迹象。根据症状并排除细菌性疾病后即可初步确诊一步诊断可通过电镜在病变组织观察到病毒粒子,亦可PCR、ELJSA技术进行快速诊断。
2、防治方法
①受精卵孵化前用PVP_I 25毫克/升浸浴15分钟,去卵子表面吸附的病毒粒子。
②养殖用水用紫外线、臭氧或氯制剂消毒后使用。
③提高养殖水温至15℃以上,可有效防止此病的发生。
④用克毒丹防治,具体措施见虹彩病毒病的防治。
(十一)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1.流行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简称EUS)是流行于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的季节性疾病,往往在低水温时和大降雨之后发生,流行于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
2.病原
病原是丝囊霉菌,但病毒和细菌在继发感染中给病鱼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3.症状
患病鱼的早期症状是不吃食,鱼体发黑。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在后期会出现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大多数鱼在这个阶段就会死亡。对于特别敏感的鱼如乌鳢,损伤会逐步扩展加深,以至到达身体较深的部位,使活鱼的脑部或内脏暴露出来。
4.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并通过组织学方法确诊。取有损伤的活鱼或濒死的鱼,把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以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用H&E染色和一般的霉菌染色,可以看到典型的肉芽肿和入侵的菌丝。
(十二)桃拉综合症
 1.病原:为桃拉病毒感染。
 2.症状:①体型消瘦,甲壳变软,红须、红尾,体色变暗、变红,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散变红,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消化道特别是胃不饱满,肠道发红,并且肿胀。②发病初期大部分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且靠边死亡,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死亡率高达80~90%。
  3.防治:①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虾池及池水严格消毒,池水深度要达2米以上,使用增氧机,尽量保证水环境良好与稳定;使用高健康苗种。②投喂优质配合饲料,适当添加维生素C、葡聚糖、肽聚糖等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③每100千克饵料添加板蓝根50克加三黄粉200克,内服,连喂一周。④外用溴氯海因0.3~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第二天停药一天,第三天再泼洒一次。
(十三)黄头病
1、病症:病虾活力低下,食欲减退,不规则地流动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或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
2、诊断:对虾黄头病检测检疫结果为黄头病毒感染引起。
3、治疗措施:用0.3ppm“虾毒清”或0.75ppm“对虾病毒灵”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连用两天;虾池底质恶化时同时泼洒“底净”和“益菌多”。同时投喂“虾病康”及“肝胃乐”,连用3-5天,若厌食可内服或全池泼洒“开胃解毒灵”。每公斤饮料添加4克Vc,长期添加。
(十四)罗氏沼虾白尾病
1、病因
罗氏沼虾肌肉白尾病是一种发生在罗氏沼虾苗种阶段的流行病,发病虾苗出现肌肉白浊、白斑或白尾症状,死亡率高达60%以上。池塘底质条件差,水质差,溶氧 不足,温度偏高,苗种运输条件差,易导致该病发生,尤其是上述因子突变,更易发生此病。
 2、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流行于4月份(即大棚暂养期)至7月份(即 虾苗放养到大水体后1个月左右),主要危害个体的规格为 0.5~5厘米左右。
3、主要症状
病虾体色发白,尤以尾扇部位为甚,之后随着时间的推 移逐步向前扩展至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所有发白之处,肌 肉均坏死,甲壳均变软,死亡前头脑部与腹部分离。轻者影 响生长,重者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全部沉水而死。
4、治疗方法
第一步,在维持水温差不超过±1℃的前提下,尽可 能地大量换水。第二步,对水体进行消毒,以下药物可任选一种, 或隔天交叉使用。 (1)全池遍洒溴氯海因,使池水成0.3~0.35毫克/升浓 度;(2)全池遍洒二氧化氯,使池水成0.3~0.35毫克/升浓 度。第三步,在遍洒外用药的同时,每1000公 斤饲料添加1~2公斤维生素c或E投喂,1天1次,连喂5~ 7天或每1000公斤饲料添6加1.5公斤新诺明和0.25公斤 的增效剂投喂,1天1次,连3喂5—7天。
5、预防措施
一是彻底清塘;二是严把罗氏沼虾苗种质量关,选择亲虾个体规格大 的(每公斤40尾左右的)、淡化时间在72小时以上的、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苗种,尤其要注意已发病的苗种绝对不能 购买;三是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虾体受伤;四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增强虾体抵抗力;五是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六是一旦发生此病,要果断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时放水 清塘,重新放养。 
(十五)对虾杆状病毒病
对虾杆状病毒病(国际通用名称为核多角体杆状病毒病)是由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及对虾杆状病毒(BP)引起的多种对虾的传染病,以虾体变色、肠发炎、肝胰腺肿大及细胞核内出现金字塔状包涵体为特征。
1、病原: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及对虾杆状病毒属杆状病毒科成员,为条件致病毒。
2、流行病学:病虾和带毒虾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为经口感染,通过消化道侵害肝胰腺和中肠上皮。本病主要危害斑节对虾,长毛对虾也感染本病。桃红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蓝对虾、长毛对虾、许氏对虾、缘沟对虾、加州对虾等十几种对虾均可感染,尤以对桃红对虾、褐对虾、万氏对虾和缘沟对虾危害最大。本病可危害对虾的幼体、仔虾和成虾,以幼体受害最严重,通常表现为急性死亡。随着日龄的增长,感染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3、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虾体色呈蓝灰色或蓝黑色,胃附近白浊化。病虾浮头,靠岸,厌食,昏睡。鳃上及体表易附着聚缩虫、丝状细菌、藻类及污物,容易并发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病虾最终侧卧于池底死亡。解剖后可发现肝胰腺肿大、软化、发炎或萎缩硬化,肠道发炎等。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存在数量不等的金字塔状的包涵体。
4、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取病虾鲜肝胰腺组织,加1滴0.1%孔雀绿水溶液,压成薄片,用光镜检查。包涵体被染成绿色,颜色比肝胰腺中其他球形物,如核仁、脂肪滴的颜色深。按常规方法制备病虾肝胰腺组织切片,在光镜下检查,发现上皮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个或多个球形嗜酸性包涵体,核及细胞结构被破坏,坏死的细胞周围有多层细胞围绕。制备病虾中肠腺的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检查,在包涵体和核质中可看到许多杆状病毒颗粒。
5、防治:加强检查,发现携带病毒的对虾,要及时销毁、池塘要彻底消毒。加强对幼体的监测,发现病毒感染,立即销毁、消毒。改善水质,合理养殖密度,预防本病发生。
(十六)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1.病原: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简称IHHN)是由细小病毒(IHHNV)引起的传染病
2.流行:IHHNV感染世界各地(美洲、东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养殖对虾。引起红额角对虾90%的死亡率;但对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则只引起生长缓慢和表皮畸形,不出现死亡。
3、症状:IHHNV主要感染表皮、前肠和后肠的上皮、性腺、淋巴器官和结缔组织的细胞,很少感染肝胰腺。
4、诊断: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到上述组织的细胞核内明显有包涵体,带包涵体的细胞核肥大,染色质边缘分布,可以初步诊断对虾感染了IHHNV。可以取血淋巴或取附肢(如腹肢)用PCR、DNA探针检测。
(十七)传染性肌肉坏死病
1、该病的发现和流行
2002年,巴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发现一种严重病害,经2004年美国亚利桑纳(Arizona)大学的Donald V. Lightner博士研究,确认为是一种新的病毒传染病害,定名为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根据初步流行病学报告,IMNV能使6克左右南美白对虾发生高达50%的致死率,并且会在体表产生烤焦状的病征。目前,该病已在南美流行,而在亚洲,IMNV已证实传入印度尼西亚。我国海南等地区也有报道,但还未最后确认。
2、病原及发病特点
MNV的病毒颗粒是二十面体,直径4O纳米,为双链RNA病毒,长度7560bp。该病的易感种类是南美白对虾,主要感染60~80天的幼虾。该病毒能造成全身肌肉组织坏死,一般情况下,病理死亡发生缓慢,死亡率不高,但整个养殖过程都有死亡,累积死亡率达到70%。该病发病温度通常在30℃左右,目前,该病的传播途径不清,有报道称健康虾在残食发病虾时能被感染。
3、诊断方法
    初步判断方法:当发现南美白对虾、特别是仔虾,在养殖过程长时间持续不断发病死亡,且难以有效防治时可以高度怀疑。发病虾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停食,反应迟钝,聚集在池塘的角落,体色发白;病虾腹节发红,尾部肌肉组织呈点状或扩散的坏死,开始在腹节末梢和尾扇,移去腹节的表皮,感染处可见白色或不透明的白色组织。
该病的确诊方法,可用PCR、Western blot、DNA原位杂交法等,利用DNA的分子探针还可检测IMNV的隐性感染。目前,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水产养殖病理实验室已研发出可以准确检测IMNV的试剂盒(IQ2000TM IMNV检测试剂盒),不仅能准确地检测IMNV的感染,还可通过半定量设计可检测样品感染病毒的程度。
4、预防措施
该病是新发病害,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措施以预防传入和提高对虾综合免疫能力为主。重点有以下三点:一是养殖者加强对苗种和亲本引进的管理,尤其是有从南美或东南亚引种经历的养殖场,要实施严格检疫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PCR、核酸探针法技术等,开展IMNV的隐性感染的检测,建立早期预警机制。二是要积极推广生态养殖虾的模式。采用生态调水技术、发展立体混养模式,通过混养和轮养等方法,减少IMNV在养虾池中大量富积的可能性。三是政府应将IMNV列入重点水生动物疫病的名录,加强国家层次的监测,一旦确诊IMNV,立即采取应急控制措施。
三、三类疫病
(一)类肠败血症
1、病症:病鱼体表有细小的红斑或出血,肝脏及其他内脏有类似的斑点,鳃丝渗血,胸鳍侧有损伤。肠道肿大,呈紫色。
  2、诊断: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由爱得华氏菌感染引起。
3、治疗措施:投喂“肝胃乐”及“溃疡平”、“健鱼乐”、“出血平”等其中一种。同时泼洒“精博溴氯海因”或“鱼菌净”、“消毒王”、“百毒清”。
(二)迟缓爱德华氏菌病
1、病原: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直,单个,菌体大小为(0.6-0.8)微米×(0.8-2.4)微米。
2、症状:病鱼肝脏、肾脏肿大,肝脏首先出现点状出血,尔后具斑点状溃疡灶,严重时呈蜂窝状糜烂,腹腔膜溃烂,引起由内而外的穿孔;肾脏淤血,溃烂。按压腹部会从肛门流出红色的黏稠液,皮肤和鳍条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现象。
3、诊断:由于该病会引起病鱼的肾脏、肝脏肿大形成很多脓疡病灶,因此,根据这症状,即可初步诊断为此病。如要确诊,需做病原的分离、鉴定工作。
4、流行情况:此病从白仔鳗到成鳗都可发生,尤以黑仔鳗和养成阶段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4-8月份,当水温25-30℃时的温水环境中,病情更严重。
(三)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
  1、病原体: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2、症状: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3、流行情况: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4、防治方法: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四)黏孢子虫病
1、病原:黏孢子虫。
2、危害品种:鲤鱼、鲫鱼等多种鱼。
3、防治适期:5~9月。
4、识别特征:黏孢子虫种类很多,寄生部位极为广泛,表现的症状和造成的危害也各不相同。饼形碘孢虫寄生在草鱼肠壁和鲤鱼肌肉内,形成白色包囊;鲢碘孢虫寄生在鱼神经感觉器官,引起鱼急游打转,俗称疯狂病;黏体虫寄生在鱼的肾、脾、肝、鳔、消化道等处,引起鱼腹部膨大,失去平衡;吉陶单极虫寄生在鱼肠壁,形成大包囊,堵塞肠管;鲮单极虫寄生于鱼鳞下,形成椭圆形鳞片状扁平包囊,往往使鱼鳞片竖起。
5、防治方法:(1)用5毫克/升的磷酸氯喹溶液浸洗鱼体,可杀灭黏孢子虫的营养体,预防鲢碘孢虫效果较好。(2)每立方米水体用晶体敌百虫0.5克化水全池泼洒。(3)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1.5克化水全池泼洒,治疗单极虫病。(4)每公斤鱼体重用左旋咪唑4~8毫克拌料喂服,连用20天。(5)每公斤鱼体重用槟榔20~40克拌料喂服,每天一次,连用15天。(6)拌料喂服盐酸环氯胍,每万尾鱼苗用0.2克,溶于少量水中后拌入饲料,在鱼苗下塘第三天开始投喂,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鱼苗长至3.2厘米时,再用一个疗程,每天每万尾鱼苗用药量为0.3~0.4克。发病时,3~4厘米的鱼苗,每万尾用药量加至1.5~2克,连用7~8天。
(五)三代虫病
1、病原:三代虫属中的一些种类寄生而引起的鱼病。三代虫的外形和运动状况类似于指环虫,主要的区别是:三代的头端仅分成两叶,无眼点;后固着器伞形,其中有一对锚形中央大钩和八对伞形排列的边缘小钩。虫体中部为角质交配囊,内含1弯曲的大刺和若干小刺。最明显的是虫体中已有子代胚胎,子胚胞中又已孕育有第三代胚胎,称为三代虫。由于三代虫具有胎生的特点,子代产出后,可在原寄生体表寄生,也可移离原寄生侵袭其他寄主。
  2、病症:大量寄生三代虫的鱼体,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粘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瘦弱,呼吸困难。将病鱼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仔细观察,可见到蛭状小虫在活动。
  3、流行情况: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及鳃上,分布很广,其中以湖北和广东较严重。每年春夏危害鱼苗鱼种。
  4、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用含20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15~30分钟,以杀死鱼种体上寄生的三代虫。(2)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水温20~30℃时,每立方米池水用药0.2~0.5克,防治效果较好。(3)用含2.5%敌百虫粉剂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池水用药1~2克。(4)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水用药0.1~0.24克,防治三代虫效果也很好。
(六)指环虫病
1、病原:是由指环虫属中许多种类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鳃病。我国饲养鱼类中常见的指环虫有鳃片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和环鳃指坏虫等。虫体扁平,头部前端背面有4个黑色的眼点,口在眼点附近,口下面膨大的部分叫咽,咽后分两根肠管延伸到体后端连接成环状。虫体后端有固着盘, 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成,借此固着在鱼的鳃上。指环虫是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在虫体的后部有一卵巢,精巢在卵巢的后面。
2、危害品种:草鱼鲢鱼鳙鱼鲈鱼鳜鱼、罗非鱼等。
3、病症: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4、流行情况: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对鲢、鳙、草鱼危害最大。
5、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分钟,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水20克,可杀死鱼种鳃上和体表寄生的指环虫。(2)水温20~30°C时,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池水用药0.2~0.5克,效果较好。(3)每立方米池水用含2.5%敌百虫粉剂1~2克全池遍洒,疗效也很好,成本比晶体敌百虫低些。(4)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池水用合剂0.1~0.24克,效果很好。(5)用20毫克/升盐酸奎宁溶液浸洗病鱼。
(七)链球菌病
1、病症:病鱼眼球明显突出,其周围充血(图),鳃盖内侧充血发红或剧烈出血,在夏季高水温时这些病状发展迅速。在水温20摄氏度以下时,除上述病状发展较缓慢外,各鳍和体表充血发红,尾鳍基部往往会有脓血疖疮或溃烂。解剖鱼体,肠道发炎充血,幽门垂、肝、肾、脾等充血或出血。病鱼失去食欲,离群漫游于水面或沉于水底,数日内即死亡。
2、病原:病原为链球菌(Streptococcus),卵圆形,大小为0.7—1.4微米,往往成两个以上的菌体相连接成链状。革兰氏染色阳性。
3、临诊: 从病鱼的突眼和鳃盖内侧出血及肠道发炎等可诊断,确诊应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4、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鱼师等 科鱼类,条石鲷、真鲷、黑鲷、牙鲆、鲻和细须石首鱼等也可被感染。从稚鱼到大鱼全年均可发病,但7—9月高温季节为流行盛季。我国沿海一些网箱或室内水泥池养殖的真鲷、牙鲆曾发现有此病。
5、预防:饵料鱼必须新鲜,不要长期投喂同一种饵料,如以沙丁鱼为饵料时应添加0.3%的复合维生素,每次喂食应适量,勿使过饱。放养密度要适宜,网箱养殖,每立方米水体控制在10—15千克。
6、治疗:盐酸强力霉素,每天每千克鱼体重用20—50毫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7天。红霉素或螺旋霉素,每天25—50毫克/千克(鱼体重),制成药饵,连续投喂7天。
(八)河蟹颤抖病
1、病原:河蟹颤抖病又叫河蟹抖抖病、河蟹环爪病、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主要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引起。
2、症状: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螯足的握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致不吃食,腮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少数甚至呈黑色,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缓慢或不凝固,最典型的症状为步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这是由于神经受病毒侵袭,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坏死以至解体的结果。在疾病后期常继发嗜水气单胞茵及拟态弧茵等感染,使病情恶化,肝胰腺变性、坏死呈淡黄色,最后呈灰白色,背甲内有大量腹水,步足的肌肉萎缩水肿,有时头胸甲(背甲)的内膜也坏死脱落,最后病蟹因神经紊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
3、流行情况: 河蟹颤抖病在全国养殖河蟹的地区均有发生,自1997年以来日趋严重。无论是池塘、稻田、还是网围、网拦养蟹,从3月至11月均有发生,尤其是夏、秋两季最为流行;从体重3克的蟹种至300多克重的成蟹均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 的水体甚至绝产,是当前危害河蟹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4、防治方法:预防河蟹颤抖病,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一是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必须将河蟹养得健壮,提高河蟹自身的抗病力;三是要努力控制和消灭病原。河蟹颤抖病的病原不仅侵袭鳃、肠、肝胰腺、肌 肉、且侵袭心脏、神经等要害器官,因此治疗必须采用三步曲治疗法,才能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杀灭蟹体外寄生虫(固着类纤毛虫);第二步,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饲相结合,外泼消毒药可选用溴氯海因、二氯海因、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外泼消毒药的次数随病情轻重及消毒药的药效在池水中的持续时向而定,一般一个疗程为2-4次,内服药饲为克抖威,或蟹安Ⅲ号拌人饲料中,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连续投喂 7天,如病情严重,内服的药量可以加倍,或增加投喂药饲的天数,在河蟹停止死亡后再投喂2天药饲;第三步,河蟹颤抖病治愈后,全池泼一次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以适合河蟹生长。
5、注意事项: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在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三步曲治疗法进行,否则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治疗时的注意事项为:一是在治疗河蟹颤抖病前,必须先杀灭河蟹体外寄生虫。因累枝虫、钟虫、聚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在蟹的体表和鳃上时,这些虫的柄在基部(即在蟹壳及鳃的外表)可扩大成一附着盘;同时柄又可将蟹壳及鳃组织穿一个小孔,柄插入壳及鳃组织内后成树根样,有一条主根及多条支根。如不先杀灭蟹体外寄生虫,则蟹壳及鳃上的伤口就成为病毒、病菌等的侵袭门户,病情会更加严重;且一边治疗,一边大量感染,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二是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饲必须相结合,将水体中及蟹体内外的病毒、病菌都杀灭。外泼消毒药的质量一定要好,用药量要算准,泼药的次数要随病情轻重及消毒药的药效在池水中的持续时间而定。不能认为外泼一次消毒药就可以了,因为外泼一次消毒药,当时可将水体中、淤泥最表层及蟹体外的病毒、病菌杀灭,但淤泥下面的病毒、病菌则未被杀死同时,河蟹的颤抖病尚未治愈,病蟹还不断向水中排放病毒和病菌,在疾病流行季节,尤其是热天,病毒、病菌的繁殖速度很快,所以,一般要隔天泼一次消毒药,如病情严重,则治疗开始时甚至须连续泼药2-3天后,再隔天泼一次,直至治愈为止。三是内服药饲一定要拌匀,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且要撒得开、撒得匀,保证尚能吃食的病蟹都能吃到足够的药量。绝对不能将药饲料捏成团投喂。因河蟹主要是用二只螯整足夹住饲料啃着吃,所以对制备药饲的要求比治疗鱼病时更高,在水中的稳定性要更好;同时药饲的用量要算准。如蟹池中混养吃食鱼,则在上午、下午应先将鱼喂饱,药饲在傍晚投喂应稍推迟些,尽量使鱼少吃些药饲;同时适当增加投喂药饲的量。四是一定要尽量争取早治及治疗彻底。一旦疾病严重,病蟹失去食欲,就无法治疗。同时绝对不能从每天死几百只蟹减少为死几只蟹时,就认为是治好了;或为了节省药费就停止继续治疗,这将得不失,过几天当病原大量滋生,病情愈加严重,而且因反复患病,自身的抵抗力会降得很低,甚至会变很无法医治。五是病死蟹一定要及时捞除深埋,不能到处乱扔,人为地散布病原。六是疾病治愈后一定要全池泼一次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以适合河蟹生长。切忌在治疗期间外泼生石灰,因杀虫药及消毒药一般呈酸性,如同时外泼生石灰,则将严重影响杀虫及杀病毒、杀病菌的效果。七是疾病治愈后,仍应继续做好预防工作,因河蟹患颤抖病后不产生终身免疫。
(九)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1、主要病原:杆状病毒。
2、危害品种:斑节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
3、防治适期:对虾幼体期。
4、识别特征:病虾食欲减退,活动呆滞,鳃、附肢和体表常有大量附生生物。受感染后的幼体除体色加深外,并无特别的症状,多数携带病毒的虾活动正常。幼体群常无明显症状而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与养殖环境有关,一般在20%~90%。
(十)鲍脓疱病
1、病因及流行情况:该病由河弧菌感染所致,主要感染3~5厘米的稚幼鲍,夏季连续高温季节发病频繁,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
2、临床症状:患脓疱病的鲍可见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一般可维持一段时间不破裂。夏季持续高温时,病情加重,病程缩短,脓疱在较短时间内即行破裂。破裂的脓疱流出大量的白色脓汁,并留下2~5毫米不等的深孔,使足面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镜检发现脓汁里的杆形菌在运动。此时的鲍附着能力下降,食欲下降,直至从波纹板上脱落水中,饥饿而死。
3、防治措施:①稚鲍和成鲍均可感染脓疱病,特别是成鲍感染此病后,症状肉眼可见。为防止病原菌污染水体感染健康鲍,应将病鲍与健康鲍分开喂养。②稚鲍感染脓疱病不易发现,死亡率高。因此,要严格选择健壮无病的亲鲍育苗。避免亲鲍携带病原菌,以减少鲍苗的染病机会。③脓疱病病原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30℃时生长速度接近最高水平,在15~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生长速度增加近一倍。据此,在保证鲍的生长速度的情况下,适当保持低温环境,特别是盛夏高温季节采取此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原菌的大量繁殖。④为预防脓疱病在高温季节的暴发,可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具体方法可采用:每立方水体中投放3.12克复方新诺明,药浴3小时,每天1次连续3天为1个周期,隔3~5天再进行下一个周期。⑤在脓疱病暴发期间可采用每立方水体中投放6.25克的复方新诺明,对病鲍进行药浴。一般可采用每天药浴3小时,连续3天为1个疗程,停药3~5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病情严重、死亡率居高不下时,每疗程可持续5天。每天药浴1次,每次3小时。亦可取1.56克/立方米的复方新诺明配合6.25克/立方米氟哌酸药浴。   
(十一)鲍立克次体病
1、病因及流行情况:该病由立克次体病毒感染而致,因直接从贝足组织肌肉萎缩坏死,而命名为肌肉萎缩症。患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8月水温上升期,当水温超过23℃,发病率明显增高,病鲍病情加重;而水温在13℃和25℃范围外,则发病率较低。该病主要危害体长在1.5厘米左右的鲍稚贝,死亡率可达50%左右,危害性较大。
2、临床症状:稚贝摄食量减少,附着力和移动性也减弱,履足肌肉中呈长椭圆形的异常细胞坏死,其外套膜等组织出现赤褐色化缺损。患病个体出现肌肉萎缩,在足部肌肉形成瘤状物,最终导致病鲍死亡。死后干瘪,无腐烂现象。
3、防治措施:该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防治对策:对亲贝的选择应高度重视,早期防止亲贝和稚贝带入病原体;用清洁水进行受精卵的洗卵;在种苗生产中对设施、器具要尽量进行严格消毒、杀菌;采用紫外线照射后的杀菌海水作为饲育水源。
(十二)鲍病毒性死亡病
   1、病原及流行性研究:目前研究表明,能引发鲍暴发性死亡的病原主要是一类球类病毒和弧菌。 主要在我国的辽宁、山东、福建、海南、广东、南海等地区发现。 该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即每年的10~11月起至隔年的4~5月,流行水温低于24℃;感染对象多为杂色鲍的鲍苗、稚鲍、成鲍或新鲍,但皱纹盘鲍发病少;传染途径为水平传播,如水源或污染的人员、运输工具、饲料等传播;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4~30天内死亡率高达95%以上,一旦受感染难以治疗。
2、防治对策:一是育苗中应选用健康强壮的亲鲍,以提高鲍苗的抗病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进出养殖场的鲍苗或亲鲍的检疫。二是注意定期换清水,池水要保持充足溶解氧,病害高发期应尽量少进水或不进水,必要时可投放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此外,通过砂滤水养殖也有较好效果。三是饵料要新鲜,少喂勤喂,及时清理残饵,并定期投喂维生素等药饵增强鲍的体质。四是发展健康的养鲍模式。放养密度不宜偏高,水、气供应不充分时,还应减少养成密度。五是积极培育抗病鲍种,发展抗病疫苗以及特效药等。六是在发生病害后应及时采取隔离及预防措施,并迅速封锁疫区、消灭病原、全面消毒。
包纳米虫病6、包纳米虫病 ①病原体:牡蛎包纳米虫。 ②症状和病理特点:病牡蛎鳃丝或外套膜上有灰白色的小溃疡,或有较深的穿孔性溃疡。常规切片镜检可见鳃、结缔组织、胃、外套膜中有分散的颗粒性血细胞增殖病灶。③流行特点:夏季多发病,发病率可达40%-60%,同时期死亡率达40%-80%。④防治方法:一是提早收获,二是将患病牡蛎移到低盐度(20‰以下)海区养殖。 
(十三)折光马尔太虫病
国内未见报道。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马尔太虫病”一章所介绍:马尔太虫病是由原生动物中闭合孢子目马尔太属的两个种(折光马尔太虫和悉尼马尔太虫所引起的。马尔太虫病又叫Aber病(由折光马尔太虫引起)或QX病(由悉尼马尔太虫引起),还有一些马尔太虫病未能定种。折光马尔太虫是一种侵害欧洲牡蛎的致死性寄生虫,悉尼马尔太虫主要感染商品化囊形牡蛎。折光马尔太虫主要感染消化道上皮,并且和环境指数很差有关,患病的牡蛎消瘦、能量(糖元)耗尽,消化道变色、停止生长并且死亡,死亡和寄生虫的孢子形成有关,早期感染出现在触须、胃、消化道,可能还有鳃的上皮。悉尼马尔太虫感染也和环境条件很差导致生死腺的再吸收有关。悉尼马尔太虫的大剂量感染会导致消化腺上皮细胞的破坏,感染后不到60天就会饿死。感染方式和宿主体化生活史还不清楚,估计存在中间宿主,可通过电镜检测。
(十四)奥尔森派琴虫病
1.病原:派琴虫病是由海水派琴虫和奥尔森派琴虫所引起的疾病。
 2.流行:海水派琴虫可造成美洲牡蛎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发现于美洲(包括夏威夷)。奥尔森派琴虫可感染多种鲍,分布于澳大利亚。
3.症状:奥尔森派琴虫主要感染闭壳肌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导致组织破坏和体质衰弱。有时产生化脓性病灶,并引起鲍的死亡。海水派琴虫的感染通常是全身性的,使消化腺发白、贝壳不能闭合、外套膜萎缩、性腺发育受到抑制、生长迟缓,偶尔也会出现脓肿。
4.诊断:作感染组织的切片和将感染组织在液体巯基乙酸培养基中培养。将切片染色后能够清晰地看到原虫。病原的确诊可用电镜。
(十五)鳖腮腺炎病
1、病原:目前尚未见有关该病病原的正式报道。从该病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来看,极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
2、症状与诊断:发病早期,少数鳖背甲上有白斑症状出现,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患病鳖有的颈部肿大,全身浮肿,脏器出血,但体表光滑。有的则是腹甲上有出血斑。早期病鳖因水肿导致运动迟钝,常浮出水面沿着池壁缓缓独游,有时静卧于食台或晒背台上不动,不摄食。到发病后期还可见到口、鼻流血。解剖病鳖,可见两症状:一是鳃腺灰白糜烂,胃部和肠道有大块暗红色淤血。另一种是鳃腺糜烂程度较轻,呈红色,胃部和肠道呈纯白色的贫血状态,腹腔则积有大量的血水,肝呈点状充血。该病最显著的特征:一是脖颈肿大,但不发红;二是胃肠道有凝固的血块或毫无血色。
3、流行与危害:鳃腺炎病在甲鱼病害中,是危害最大、传染最猛烈、死亡最快的一种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是一种可怕的灾害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稚、幼鳖生长期。流行季节为6月-9月。水温在25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发病最为严重。
4、预防与治疗:腮腺炎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方法是隔离发病鳖,或将病鳖挑出后深埋或烧毁。养殖池可用50毫克/升-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进行浸耀,两小时后换掉水,再用水体终浓度为2毫克/升的漂白粉或1毫克/升的强氯精遍洒。
(十六)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
目前缺乏研究,未见正式报道。

(责任编辑:csc114)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X

中国水产展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