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水产展销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养鱼知识 > 养殖技术 >

养鱼基础知识之-综合介绍

时间:2014-03-12 13:07来源:刘文俊 作者:csc114

      1、水温变化规律:水温滞于气温。上半年属气温由低升高,因此,水温低于气温;下半年气温由高到低,因此,水温高于气温。   
      2、在渔业生产上,为了合理利用各个水层和各种天然饵料资源,就必须采取多种鱼类混养的养殖方式,以期获得尽可能高的鱼产量。养殖水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体空间,在这个空间的上层、中层和底层中,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天然饵料种类和数量在各水层中也很不相同,而且各个池塘、水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投入品都残留在水体中,这些残留物会对水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污染。水中的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鱼类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溶氧管理被认为是养殖水质管理的中心环节。    
      4、水的酸碱度是对水生生物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在酸性水中,鱼的血液偏酸性,载氧能力下降,造成缺氧症;碱性过强的水,腐蚀鳃组织,减弱鱼从水中摄取氧的能力,即使水里富氧也会出现缺氧症。       2006年7月2日星期日
      5、浮游植物是自然水体中的原始生产者,它吸收水域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素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得以大量繁殖,成为水域中最基本的饵料资源。   
      6、浮游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是水域中的消费者。他也是鱼类良好的天然饵料。   
      7、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必需的营养成分。不同的鱼类对饲料蛋白质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太高或太低对鱼类都是有害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太低时,鱼类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但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时,也会导致鱼类营养不平衡,生长减慢,成活率降低。   
      8、鱼在早上或夜间突然缺氧浮头,表明气候己发生变化(高温除外),犹为注意。   
      9、夜间发现草植物露水丰富,表明天气正常。如果没有露水,鱼类就很容易浮头,也应小心。   
     10、在饲料中添加脂肪可以减少对蛋白质的消耗,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11、混养要根据鱼类的食性和习性,选择彼此争食较少,且相互有利的种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2、鱼能感受到光线的明暗,不少鱼有趋光性,所以渔业有利用灯光诱导鱼的。鱼类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随水环境温度的变动而变化。与恒温动物相比,鱼类的生热过程缓慢,生热量也较低,而且缺乏保持体温的结构。因此大多数鱼类的体温略高于周围的水温,通常不超过0.1—1℃。   
     13、由于光线强弱不同,眼的大小和构造发生适应性变化。生活在光线很弱的江湖浑水底部的鱼眼一般较小,如泥鳅等。生活在只有微弱光线的洞穴中的鱼,眼往往退化,或极小,如黄鳝。生活在中上层的鱼类,通常眼十分发达。
     14、不少鱼类营集群生活,有时鱼群可以达到很大的数量. 但也有不少鱼类,尤其是底栖鱼类和筑巢产卵鱼类营分散生活。它们一生或大部分时间分散生活,或者只按家族聚居。底栖鱼类形成这种生活方式,显然有利于各个个体找到适宜的栖居地和摄取到足够的饵料。例如乌鳢在筑巢产卵、鱼卵孵化和苗种生长阶段往往一个家族聚居在一起。    
      15、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各种鱼类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如凶猛鱼类和被食者的关系,直接或间接争夺饵料的关系,寄生关系,此外鱼类种间还存在共生和共栖现象和争夺生活环境条件与产卵场所等矛盾。                                  
      16、气体交换的任务,主要靠鱼类的鳃来完成。当水通过鳃丝时,鳃小片上的微血管通过本身的薄膜摄取水中的溶解氧,同时排出二氧化碳。鱼类不断地用口吸水,经过鳃丝从鳃孔排出,就是进行呼吸的过程。一旦鱼离开了水,鳃就会因失水而互相粘合或干燥,从而失去交换气体的功能,势必使鱼窒息死亡。
      17、水温: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水温由于影***中的溶氧量而间接对鱼类有很大影响。池塘的溶氧量随水温升高而降低,但水温上升,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增强,因而容易产生池塘缺氧现象,这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明显。
      18、透明度:表示光透入水中的程度。池水透明度的大小,主要随水的混浊度而改变。混浊度是水中混有各种微细物质包括浮游生物所造成混浊的程度。    
      19、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故水中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鱼类的新陈代谢。池水中溶氧的来源90%以上是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少部分源于大气的溶解作用。水中溶解氧的多少与水温、时间、气压、风力、流动等因素有关。
      20、饲料蛋白质被鱼体摄食后,必须于鱼的消化道中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鱼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构成决定了蛋白质的质量。肉食性鱼类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杂食性鱼类要求较低,一般为30%~40%,草食性鱼类最低为30%以下。同时又和鱼的年龄关系很大,仔鱼、幼鱼生长旺盛对蛋白质要求高,成鱼生长慢对蛋白质要求低。
      21、一般鱼类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限制在一定范固之内,对草食性的草鱼及团头鲂,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宜超过17%,杂食性的鲤鱼不宜超过12%,而肉食性鱼类不宜超过8%。
      22、混养与密养是相互联系的放养措施,密养是在混养的基础上实现的.
      23、增氧机的启用:按照“三开两不开”的原则,及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中鱼密度大而缺氧。即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阴天的清晨开机2~3小时,连绵阴雨天在半夜开机,阴天的白天不开机,晴天的傍晚不开机。但是,我对此有一定的不同看法:只认为开机在半夜前后开机最恰当,白天没有十分必要开机。   
      24、池水超3米时,一般情况下底层缺氧或溶氧不足,鱼不能在底层活动(或者底层根本没有鱼)。   
       当水达4米时,表层和底层水温相差1℃。   
       水深2-2.5米时,因水深1米处和2米处溶氧相差一半,须增氧机搅水才能混合。   
       水深1米,原则上须微流水养殖,否则,产量不高。   
      25、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一般使用长方形,在安装时让水流方向垂直于网箱长边,可以通过更多的浮游生物。正方形网箱养殖给食性鱼类,可以把饵料投到网箱中心,减少散失的程度,有利于饵料利用。
      26、养殖水域中溶氧的垂直分布状况,在一般情况下,水域中的溶氧量是随着水的深度增加而减少。据吉林水产研究所在水库中测定的溶氧量资料    
      表层水的溶氧量是8.54~9.15毫克研,   
     1米深处水的溶氧量是7.90~9.28毫克/升,   
     2米深处水的溶氧量是5.30~6.78毫克/升,   
     3米深处水的溶氧量是1.66~2.88毫克/升。可见,3米深处溶氧量已不太适宜鲤科鱼类的生长需要,因此一般使用的网箱的深度在3米以内为宜。
     27、“鱼儿离不开水”。良好的水质是鱼类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
     28、浮性饲料更有利于养殖经验不丰富的用户更好的调控投饲率。相同的饲料,如果投饲率掌握不好,则养殖效果相差极大。膨化饲料漂浮性的特点,更利于用户有效观察摄食效果,减少饲料浪费。水温低于18℃时,建议以沉性饲料为主;水温高于18℃时,上午投喂沉料,下午投喂浮料,养殖效果更佳。
    29、清塘时间:在热天伏季清塘消毒的效果原则上比其它时节的效果好得多,因为高温晒池比冬天冻塘的杀虫灭菌以及底泥改良等方面(也就是我们人类比如注射针管所说的必须“高温灭菌”一个道理)有特殊的效力,只不过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0、池水太瘦也不是好事,水的透明度超过40厘米甚至达到60厘米以上时。这样的池水中浮游植物不丰富,光合造氧的补偿能力差,导致鱼类处于轻浮头或暗浮头状态之中,也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      2006年7月8日星期六
     31、在精养池塘中要求水质清新,但不是透明度越大越好。水体透明度是水体肥瘦的一种表现。透明度越大,说明水体越瘦,水中浮游植物越少,光合作用也越弱,池塘中溶氧含量的绝大部分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透明度大时,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就会减少,会经常出现缺氧或低氧状态,影响生产力。一般养殖池塘的透明度在20-40厘米,超过40厘米时就要适当施加肥料,使水体有一定量的浮游植物,以维持光合作用增氧的强度。
    32、一般来讲,鱼种密养是提高池塘产量的措施之一,但放养密度不是越大越好。池塘养殖各种模式的水体容纳量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密度过大,产量虽有可能提高,但养成的鱼体规格相对较小,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反而不合算。密度的加大,势必提高投饵量,升高饵料系数。过多的排泄物又会使池塘的水质恶化,引起缺氧和鱼病暴发。在养殖过程中,若鱼类生长良好,浮头较少,饵料系数低于一般水平,则证明放养密度合理。

如果鱼类生长较差,经常出现浮头,而且出塘规格小,饵料系数高,则证明放密度过大,应适当减小密度。此外还要根据池塘条件、水源情况、鱼的种类及规格、养殖模式、管理水平来确定合理的密度。

    33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衡量饲料营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但并不是蛋白质含量越高饲料质量越高。鱼虾类从本质上讲,不是需要蛋白质而是需要氨基酸。但动物不能从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氨基酸,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从摄取动植物饵料中获得氨基酸。因此,鱼虾配合饲料不仅要注意蛋白质的数量,更要注意其质量。不同食性的鱼类,其饲料蛋白营养有一定的标准。过高的蛋白质含量鱼类代谢不了,便会向水体中排泄更多的有机废物,既增加了成本,又造成了对水环境的破坏。而且针对不同的水温应适当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例如高温季节应相对降低蛋白含量,以利于鱼类的消化吸收,否则会出现脂肪肝的现象。同样,低温季节应相对提高饲料的蛋白含量,以保证鱼类新陈代谢和生长所需的能量。                                       2006年8月16日星期三 
    34、鱼类绝大部分种类都是雄性♂的长势较雌性♀来说长势要慢(如鲫鱼),且大多数的鱼类雄性♂比雌性♀的群体比例要少(如鲫鱼),只有比如罗非鱼及其少部分鱼类雄性♂的长势比雌性♀的长势要快。

35、通过性别控制,实行单性养殖将会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鲤、鲫、草、鲟、鲑鳟鱼类是雌鱼生长快于雄鱼,故雌鱼的商品价值较高,而非州鲫鱼(罗非鱼)则是雄鱼生长快于雌鱼,一般3个月后雄鱼比雌鱼重1倍,故全雄鱼的生产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36、夜间知阴晴和溶氧:夜间(特别是上半夜)有露水,下半夜降温,预示天晴,溶氧充足,其次相反。

37、大多数鱼类在2龄生长最快,3龄减缓,4龄后长势假。

38、冬季,鱼代谢低耗氧量小,南方池塘水位提倡浅水至1米左右,有可以适当提升水温之效,即:流水增氧,浅水增温。

39、虽然年底年初清塘宜于生产,南方地区其效果低于伏天清塘的效果。因为:南方冬天或者早春时,温度仍高于北方,根本达不到冻池的效果,伏天温度高,阳光暴烈,晒池效果好。可以考虑养“热水鱼”价格又高,又达到清塘晒池杀灭菌虫,即又提高经济效益。                       2003-9-22

40、传统的养殖品种及其养殖技术等等并不一定就不好,不能认为创新的东西都比传统的好,观念上可以适当创新,再结合自身的地区特点、市场消费品种、技术高低、资金丰欠等等条件综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来确定养殖规划。
    近年来,业界许多人士盲目上马跟风追进、对某些品种知其一(优点)不知其二(缺点),投巨资养殖,到后来亏损严重,对水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冲击,实为遗憾!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九日星期

41、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鱼类的摄食、呼吸、排泄、生长等一切生命活动均在水中进行,因此水环境对鱼类生存和生长的影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水中存在的病原体数量较陆地环境要多,水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溶氧、温度;pH值、无机三氮等)直接影响鱼类的存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

42、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

43、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与生长及饲料的利用率,因此充分认识池塘水环境的特性并加强科学管理,围绕着增氧和降氨这一核心问题做好水质调节工作非常必要。

44、按照“三开二不开”的原则,及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中鱼密度大而缺氧。即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阴天的清晨开机2~3小时,连绵阴雨天在半夜开机,阴天的白天不开机,晴天的傍晚不开机。

45、开增氧机的规律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水体大开机时间长,负荷水体小开机时间短。

46、鱼类生长的普遍规律是幼龄鱼生长最快,鱼类在性成熟前比性成熟后生长快。

47、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饲料蛋白质被鱼体摄食后,必须于鱼的消化道中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鱼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构成决定了蛋白质的质量。

48、粉状饲料适用于饲养鱼苗、小鱼种以及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

49、生石灰清塘是最有效、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作用原理是: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能,产生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迅速提高到11以上,能杀死野杂鱼和鱼类敌害生物及病原体,

50、水温由于影响水中的溶氧量而间接对鱼类有很大影响。池塘的溶氧量随水温升高而降低,但水温上升,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增强,因而容易产生池塘缺氧现象,这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明显。温度对池塘物质循环有重要影响。

51、水温直接影响池中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一方面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同时细菌分解有机物质为无机物的作用加快,因而能提供更多的无机营养物质,经浮游植物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质,使池中各种饵料生物加速繁殖。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日星期五

52、外源水质的优劣与池塘水产养殖有着密切的关系。

53、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的功能。在养殖池塘中应配备相应功率的增氧机,利于加快池塘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减少有机物沉积,促使池水作垂直对流和水体间的物质循环,逸出池水中溶解的硫化氢、氨氮等有毒气体,使水体溶氧均匀分布,调节水质。

54、当鱼鳃加快张合时,表明水中溶氧欠足,鱼只能以加快呼吸频率来补充。

55、凡水温超过气温,预示水中容易或者可能发生缺氧。

56、水温过高、过低均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水体透明度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合鱼类生长。

57、池塘养殖中的肥水一般要求:肥、活、嫩、爽。

肥即为水体中氮磷元素、微量元素和营养盐类充足,浮游生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保持饵料生物的最高水平;

活即为水体中初级生产力高,浮游生物的生产量和消耗量达到了动态平衡,水色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

嫩即为水质肥而不老,容易被鱼类消化吸收的浮游植物数量很多,浮游植物细胞未老化,蓝藻类浮游植物含量较少,水色鲜嫩似绿豆汤;

爽即为水色不浓不淡,清爽,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间。

(责任编辑:csc114)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X

中国水产展销网